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
|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
| 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
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标记,在含有14N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2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
| A.1/2 | B.1/3 | C.1/6 | D.1/8 |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为AA,Aa,aa的种子数目之比约为()
| A.3:2:1 | B.1:2:1 | C.3:5:1 | D.4:4:1 |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8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 A.16、8、32、32 | B.16、8、32、64 | C.8、4、16、36 | D.16、8、32、0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 B.6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科学家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