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电灯老是忽明忽暗。小明从学校借来实验仪器,想用实验来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请你帮他完成电路连接;

(2)闭合开关,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边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小灯泡慢慢变亮。接着又反方向移动滑片,小灯泡又逐渐变暗。小明说:“电灯忽明忽暗是___________造成的。”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U/伏 |
3.4 |
3.8 |
4.2 |
| I/安 |
0.26 |
|
0.33 |
| 亮度 |
逐渐变亮 |
(3)小明看到小灯泡上只有“3.8V”的字迹。于是,小明在电路中加接了一只电流表继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格中有一空未完成,请依据右图将其读数填入表中的空格内。则这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瓦。
(4)看了小明的实验,奶奶说:“家里电灯虽然暗些,可我用电茶壶倒可以省电。”奶奶的话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小伟同学所在的课外科技活动小组,
通过实验测出声音在几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如表所示)。认真阅读表格,你一定能有所发现.
请你填出其中的任意两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
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
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
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
化的液体(如图)。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
体就_______成蒸气,并__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
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_______成液体,并______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某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下图所示图线。
(1)由图可知:加热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水在沸腾过程中需不断_______,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2)如在水沸腾过程中,突然取走酒精灯,则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为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图中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的玻璃泡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______(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____________。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空气的湿度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_______,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在金属盘中加入_______(选填“冰块”或“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