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含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I—、Br—、CO32—、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的饱和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存在![]() |
B.溶液中可能存在NH4+ |
C.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I—、SO32— |
D.溶液一定呈酸性 |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R |
|||
T |
Q |
W |
|
A.原子半径一定是:T>Q>R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是:Q<W
C.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一定是:R>Q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冰晶体中含有的氢键数为4NA |
B.30g SiO2晶体中含Si–O键数为NA |
C.78g Na2O2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4NA |
D.62g白磷晶体中含P–P键数为3NA |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 |
B.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内只存在范德华力。 |
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
D.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A.10个 | B.14个 | C.18个 | D.21个 |
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
B.由于乳酸( ![]() 手性异构体;生产中可利用“手性合成”法主要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分子 |
C.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D.由下图可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