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 山 车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13所示)。
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运动过程中,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3)过山车旅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停下来,是由于                       
(4)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                          作为“发动机”的;在生产与生活中,与过山车利用了相同“发动机”的有                              (举一例即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ρ=1.0×103kg/m3)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

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ρ
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_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⑵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小明收集实验数据的表格。
⑶待测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
⑷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5cm2、质量为20g,厚度忽略不计。当薄膜变平后,小明松开手,玻璃管将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玻璃管静止后,薄膜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cm。(g取10N/kg)

小明乘车时发现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如图甲所示)。他提出了问题:汽车为什么要限速呢?他搜集的资料如下: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反应刹车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原速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实验数据如右表:
⑴利用表中第一组数据,计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______s。

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为什么同样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纸盒,然后分别让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由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大型汽车高速行驶时的_____________较大,它的危险性就大。所以对不同车型要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图甲中的电路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但电流表的指针却没有偏转。请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他们根据测量出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张雷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来表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改正错误后,他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
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
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

小婷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于是她选用一个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来进行实验,且该木块各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实验次数
长方体木块的放置方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
平放
1.2
2
竖放
1.2
3
侧放
1.2

(1)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