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 ( )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 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 |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 |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 B.凝固和液化 | C.凝固和凝华 | D.汽化和升华 |
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 B.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
C.大钟还在振动 | D.人的听觉还在延长 |
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船 | B.山 | C.河岸 | D.树木 |
有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A.铜球 | B.铁球 | C.铝球 | D.不能确定 |
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
固态水银 |
金 |
铜 |
铁 |
钨 |
固态氢 |
熔点/℃ |
﹣38.5 |
1064 |
1083 |
1535 |
3410 |
﹣259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