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萃取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B.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D.鉴别SO42-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 |
已知3.6g碳在6.4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共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A.—Y kJ/mol | B.—(5X—0.5 Y) kJ/mol |
C.—(10X—Y ) kJ/mol | D.+(10X—Y ) kJ/mol |
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未达到化学平衡 |
C.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
反应mA(s)+nB(g) pC(g)△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①m+n>p②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③n>p④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⑤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A.①②⑤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③ | D.①③⑤ |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各为1mol的A、C、D和xmol B,发生反应:A(g)+4B(g) 2C(g)+D(g)。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若使起始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是
A.1<x<2 B.1<x<5 C.2<x<4 D.2<x<5
有甲、乙两种溶液,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2倍,则甲溶液中c(H+)与乙溶液中c(H+)的关系是
A.2:1 | B.100:1 | C.1:100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