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 B.11 mol | C.12 mol | D.13 mol |
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1)I2+SO2+2H2O===H2SO4+2HI (2)2FeCl3+2HI===2FeCl2+2HCl+I2
(3)2FeCl2+Cl2===2FeCl3
A.氧化性:Cl2>Fe3+>I2>H2SO4 | B.还原性:SO2>I->Fe2+>Cl- |
C.2Fe+3I2===2FeI3 | D.FeI2+Cl2===FeCl2+I2(Cl2不足时)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
表,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甲 |
K2SO4、BaCl2、NH4NO3 |
乙 |
NaCl、Ca(OH)2、K2CO3 |
丙 |
HCl、Na2SO3、NaCl |
丁 |
K2SO4、NaNO3、KCl |
A.甲 B.乙C.丙 D.丁
除去NaCl中混有的 MgCl2、Na2SO4时选用
A.NaOH、Ba(NO3) 2、Na2CO3、HCl |
B.Ca(OH) 2、Mg(NO3) 2、Na2CO3、HCl |
C.NaOH、BaCl2、Na2CO3、HCl |
D.Na2CO3、BaCl2、HCl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
B.产生丁达尔现象 |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
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 | B.分液 | C.过滤 | D.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