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表头改装成量程分别为5 V和10 V的电压表,串联后测量12 V的电压,则( )
A.两表的电压示数相同,均为6 V | B.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相同 |
C.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不相同 | D.两表的电压示数不同 |
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20 c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
B.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
C.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 |
D.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 m/s,![]() |
在一次抗震救灾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A.0~t1:= |
B.t1~t2:= |
C.t1~t2:> |
D.t1~t2:< |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以求得( )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
C.从第二次闪光![]() |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
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 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
A.150 m | B.75 m | C.15 m | D.7.5 m |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
D.甲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比乙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