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原因是 。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 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10" 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配重(个数) |
0 |
1 |
2 |
3 |
4 |
弹簧秤读数(N)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测木块重(N) |
2.00 |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是M,密度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则V体积的铜块中含有的铜原子个数为
某汽车的质量为5000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6kW,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2400N,则汽车行驶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m/s;此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速度达到v=10m/s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此可以判断小车做(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计数点C对应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选填“成正比”或“成反比”);如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弹簧的下端拴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弹簧的伸长量为m。
一辆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车,当车保持静止时,推力增大,摩擦力;当车被推动时,推力增大,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