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已知ab=0.8m,bc=0.4m,那么( )
A.整个过程中滑块动能的最大值为6J |
B.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 |
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6J |
D.整个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滑雪者从山上M处以水平速度飞出,经t0时间落在山坡上N处时速度方向刚好沿斜坡向下,接着从N沿直线自由滑下,又经 t0时间到达坡上的P处.斜坡NP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从M到P的过程中水平、竖直两方向的分速度vx、vy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 |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 |
C.若继续摇动手把,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
D.若继续摇动手把,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
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弹簧压缩了Δl.如果再给A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Δl(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加速度最大 |
B. B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速度最大 |
C. A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2 g |
D.B物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mg |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分别以初速度、
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O′是O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O′A:AB =1:3。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
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1:3 |
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3 |
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 ![]() ![]() |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
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