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若a>7时,则该溶液pH一定为
14-a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3c(Na)=2c(CO32
+2c(HCO3)+2c(H2CO3
C.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
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 c(HA)>C(Na)>c(A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
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c(Na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肯定不成立的是

A.铝矿资源比较丰富
B.单位质量的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C.铝质轻,有利于运输和贮存
D.电解冶炼铝的工业技术是铝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基础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金箔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常温下,用 0.1000 NaOH溶液滴定 20.000.10000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③所示溶液中:
B.点①所示溶液中:
C.点③所示溶液中: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该气体中有SO2
B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将上层液体从下端管口放出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D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