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现有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D与F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与D、C与F分别位于同一主族,且A、D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是C、F两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F元素氧化物的晶体类型为 。
(2)比较B、C、D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 > > (填微粒符号)
(3)请说出C的氢化物比F的氢化物稳定的根本原因: ;
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水时,一个A2C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
强的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电子式: ,该阳离
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并写出该阳离子与F氢化物的水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E是金属元素,且E单质可以与空气中的N2、CO2等反应,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难溶于水,已知298K时,该难溶物质的的KSP=5.6×10-12,若此时测得溶液pH
=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E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如下图所示,当关闭阀门K时,向甲中充入
1.5 mol A、3.5 mol B,向乙中充入3 mol A、7 mol B,起
始时,甲、乙体积均为V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
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3A(g)+ 2B(g)C(g)
+2D(g);ΔH<0达到平衡(Ⅰ)时,V(乙)="0.86V" L。请回答:
(1)乙中B的转化率为;
(2)甲中D和乙中C的物质的量比较:(填“相等”、“前者大”、“后者大”);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乙的体积为(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有下列四种溶液(均无气体逸出)
A.0.01mol/L的H2CO3溶液 |
B.0.01mol/L的NaHCO3溶液 |
C.0.02mol/L的HCl与0.04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
D.0.02mol/L的NaOH与0.02 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 c(H+)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2) c(H2CO3)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3) c(HCO3-)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4) c(CO32-)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5) c(HCO3-) 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1)用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
△H=64kJ/mol ①
====
△H= -196kJ/mol ②
="==="
△H= -286kJ/mol ③
在溶液中
与
反应生成
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和3.0 mol/L的
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 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铜平均溶解速率 |
7.34 |
8.01 |
9.25 |
7.98 |
7.24 |
6.73 |
5.76 |
|
(![]() |
||||||||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
是。
(3)在提纯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和
溶液,加热,生成
沉淀。制备
的离子方程式是。
(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相同的状态(质量和浓度均相同)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
(2)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Cl2通入NaHCO3水溶液中
(2)向Fe(NO3)2滴入几滴稀硫酸
(3)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
(4)向FeBr2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
(5)向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得产生的沉淀质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