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 )
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 |
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据表达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 |
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测或修正 |
D.进行对照实验 |
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 B.全世界的人口数量 |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
有关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 |
B.该探究主要针对小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 |
“水稻杀手”福寿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变化(单位:只/100m2)
第1周 |
第3周 |
第5周 |
第7周 |
第9周 |
第11周 |
|
福寿螺数量 |
40 |
52 |
118 |
198 |
270 |
268 |
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B.由于没有天敌,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第1周由于不适应环境,种群的密度下降
D.调查期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大
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还林。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哪项不可能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
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