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 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中小鼠死亡的是()
A.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
B.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
C.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
D.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B.(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CO2的速率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速率变化 |
C.如果(3)图表示某生物的体细胞,那么,该生物只可能是植物,不可能是动物 |
D.(4)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③约有20种 |
下列各图所示的生物学意义,说法是正确的是()
A.甲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B.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
C.由丙可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A植物提前开花 |
D.由丁可知,氧浓度不超过B点时,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量随氧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
D.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
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