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为 (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 膜 |
| B.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 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
|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
如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 |
| 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
| 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
| 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 |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20% | B.40% | C.60% | D.80% |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 B.4:4:1 | C.1:2:0 | D.1:2:1 |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
| 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 |
| C.目的基因就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
| D.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都是相同的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
|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