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重量。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
| 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
| C.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g |
| D.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g/h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
|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
|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
图甲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 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
| B.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
|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
|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
下列有关人体防御作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淋巴细胞具有辨识异物的能力,这是特异性防御作用的先决条件
②抗体分子不但出现在血浆中,还可能出现在某些细胞表面
③只有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才会产生淋巴因子
④唾液中的溶菌酶杀菌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如图是人体某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刺激B点,图中电流计A将出现方向相同的2次偏转 |
| B.在图C结构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C.图中的D结构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其膜上有⑤的受体 |
| D.结构④中的⑤物质的释放需要结构①和结构②的共同作用 |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
| A.向光一侧长得快 | B.背光一侧生长素多 |
|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 D.背光一侧没有生长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