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浑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大肠杆菌某个品系能够合成干扰素,一制药厂引进该品系菌株后对其培养研究。在特定的培养基中,接入少量菌种后,每3个小时测定一次菌体密度和培养基的pH,并作记录。但由于一时疏忽弄乱了记录的顺序。请根据下表的记录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品系大肠杆菌的培育成功是采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 |
B.可以通过培养基的pH由大到小调整记录顺序 |
C.样本pH为6.43,菌体密度为2.2×104是培养到21小时测量的结果 |
D.样本pH为6.37,菌体密度为2.0×104时,处于细菌生长的对数期 |
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变化有
①H2O→[H]+O2②ATP→ADP+Pi+能量
③C3→(CH2O)+C5④CO2+C5→C3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研究表明固氮酶对氧极端敏感,一旦遇氧就很快导致不可逆的失活。右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
B.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有的自生,有的共生
C.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D.B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消费者
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过程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其吸水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科学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中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而在第Ⅲ阶段O2的吸收量显著增加。下列有关豌豆种子萌发初期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Ⅰ阶段吸水与蛋白质、淀粉等物质有关 |
B.第Ⅱ阶段吸水缓慢或基本停止 |
C.第Ⅲ阶段只进行有氧呼吸 |
D.第Ⅲ阶段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吸水 |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
B.利用15NH3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硝化细菌,可得到15NO3- |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14C2H5O H |
D.给玉米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