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做完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老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决定导体电阻的三个因素,也知道温度会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可是具体到一个小灯泡,温度对其灯丝电阻有什么影响呢?请大家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于是,小华同学利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器材(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 V)重新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3 |
6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 |
2.5 |
1.5 |
2.0 |
0.5 |
3.O |
1.0 |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 |
0.20 |
0.14 |
0.18 |
0.O8 |
0.23 |
|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Ω |
12.5 |
10.7 |
11.1 |
6.3 |
13.0 |
|
(1)小华同学在做实验序号为6的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连线以及指针位置如图20所示。 请你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计算出此时的灯丝电阻,把它们填写在上表中相应的位置。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华在进行实验序号为 ▲ 的实验时小灯泡是正常发光的。
(3)小华在实验中并没有使用温度计,灯丝温度的高低是通过观察 ▲ 来判断的:
(4)从小华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找出他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一点即可):
▲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 ;(b) ; (c) .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
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质量 m/kg |
初温 t0/℃ |
末温 t/℃ |
加热时间 t/min |
吸收热量 Q/J |
1 |
O.1 |
20 |
30 |
2 |
|
2 |
O.2 |
20 |
30 |
4 |
|
3 |
O.3 |
20 |
30 |
6 |
|
4 |
O.3 |
20 |
40 |
12 |
|
5 |
O.3 |
20 |
50 |
18 |
(1)该实验中,比较加热时间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比较3、4、5归纳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固体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B”或“C” ),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由丙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s /cm |
26 |
64 |
90 |
时间t /s |
2 |
||
平均速度v /(m/s) |
0.13 |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在A.B.C.D.e这五个点中: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放大镜的原理。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成像最小,是属于 原理;成___ __、_ 的实像。
(3)把烛焰放在d点上是属于 原理,成 、 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