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的奶奶从自由市场购买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入下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 )
牛奶中掺水含量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牛奶密度(g/cm3) |
1.030 |
1.027 |
1.024 |
1.021 |
1.018 |
1.015 |
1.012 |
1.009 |
1.006 |
1.003 |
A. 未掺水 B.掺水量含20%以下
C. 掺水量20%~30﹪ D.掺水量30﹪以上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物在室外也能变干,是冰化成水滴从衣物上滴落的缘故 |
D.初冬,地面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向移动的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
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决定的 |
C.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科学家研制出电动机 |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
A.h3:(h1+h2) | B.h1:(h2+h3) | C.(h2-h1):h3 | D.(h2-h3):h1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8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接“0~0.6A”量程,电压表接“0~15V”量程,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0.2A |
B.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8V |
C.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最大阻值为36Ω |
D.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是24Ω |
小芳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实验中她进行了多次测量,我们以她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的两次实验为例,请你回答,完成第一次实验后,断开开关,小芳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应该如何操作才能继续完成实验()
A.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调高电源的输出电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