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加入铝片有氢气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 NO3― Ba2+ Fe3+ | B.SO42― S2― Al3+ Mg2+ |
C.Na+ K+ SO42― Cl― | D.NH4+ Ba2+ Cl― HCO3― |
25 ℃时,2a mol·L-1次氯酸水溶液中,用NaOH溶液调节其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得到c(HClO)、c(ClO-)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pH=2时,溶液中c(ClO-)>c(Na+) |
B.当c(ClO-)>c(HClO)时,溶液一定呈碱性 |
C.当pH=3.45时,所加NaOH溶液恰好与HClO完全反应 |
D.当pH=5时,溶液中:c(HClO)+c(Na+)+c(H+)-c(OH-)=2a mol·L-1 |
下列有关溶液配制操作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和原因分析都正确的是
选项 |
溶液配制操作 |
影响 |
原因分析 |
A |
将2 g I2加入到98 mL CCl4中溶解混匀后,即得质量分数为2%的I2的CCl4溶液 |
偏小 |
CCl4的密度 大于1 g/mL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
偏小 |
洒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 |
C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溶液,定容时加入的水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再摇匀 |
无影响 |
吸出了多余 的水 |
D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食盐溶液,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
偏大 |
液体的体积 偏小 |
儿茶素(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是茶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除臭等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儿茶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 |
B.儿茶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 mol儿茶素最多可与9mol NaOH反应 |
D.儿茶素一定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1 |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pH减少 |
C.反应CO2(g)+C(s)=2CO(g)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 |
D.常温下,向AgCl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饱和溶液,则c(Ag+)、Ksp(AgCl)均减小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稳定 |
B.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的和等于8 |
C.化合物XY2与ZY2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X)>r(Y)>r(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