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烧杯中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Mg>Cu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C. |
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氧化性:Cl2>Br2>S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S>C>Si |
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
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
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
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转移到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
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 .1NA |
B.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 |
C.10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小于0.1NA |
D.含有N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