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发生了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131”的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的质子数为131 B.食用加碘盐能防止一切核辐射
C.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D.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98K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注满NO2气体,2NO2(g)⇌N2O4(g)△H<0.平衡后把该容器置于沸水中,下列性质或数值不会改变的是( )
①颜色 ②平均摩尔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⑤

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800kJ/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饱和NaCl溶液中1:1通入NH3和CO2制备NaHCO3
B.50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6)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7)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2)(5) B.(1)(3)C.(2)(7) D.(5)(6)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在做草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可加快溶液褪色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实际生活中使用了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