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 倾斜角θ |
小车重G/N |
斜面高 h/m |
斜面长 S/m |
拉力 F/N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12° |
5 |
0.2 |
1 |
2.1 |
① |
2.1 |
48% |
30° |
5 |
0.5 |
1 |
3.6 |
2.5 |
② |
69% |
45° |
5 |
0.7 |
1 |
4.3 |
3.5 |
4.3 |
③ |
(1)上表中的空格处①、②、③对应的数据分别是: ▲ 、 ▲ 、 ▲ .
(2)分析上表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 ▲ (选填“大”或“小”),斜面越 ▲ (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 (选填“高”或“低”).
(3)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 ▲ .
(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 ▲ 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 ▲ .
设计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0.5A.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只小灯泡的电阻,请你回答该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灯泡的亮度在他看来是正常时,他停止了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并细心地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缓慢地变小,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后来他又调节滑动变阻器,一不留神灯泡熄灭了(灯丝烧断了).这时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将是( ).
A.两电表示数都为零 |
B.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 |
C.两电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
D.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 |
在图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填A或B)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R=U/I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
如图所示是一个碘锤,下部有少量的碘晶粒,当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锤下部时,会看到碘锤内出现,而碘晶粒将(选填“逐渐增加” “保持不变” “逐渐减少”)。这个过程中,碘晶粒的状态是由态直接变为态。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用激光笔对着塑料吸管的一头,将塑料吸管水平拉直,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射出,则说明。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你的做法是。
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不能射出,就说明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