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
B.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
C.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也能使细胞种类增加 |
D.细胞坏死后,代谢停止;细胞癌变,则其代谢增强 |
2011年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CO2吸收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黑暗下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黑暗下测定O2消耗量 |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在光照下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有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在有光的条件下,图中物质⑥可由⑤分解而来 |
B.图中④代表的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
C.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不能进行 |
D.进入相应结构的物质⑦中可能包含有图中的物质⑥ |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所以原核生物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 |
B.胰岛B细胞中既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也有合成胰岛素和血红蛋白的mRNA |
C.癌细胞同正常细胞相比核糖体的活动会明显减弱 |
D.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