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经过了很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列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先后顺序( )
A.普利斯特利鲁宾和卡门英格豪斯卡尔文 |
B.英格豪斯普利斯特利鲁宾和卡门卡尔文 |
C.英格豪斯鲁宾和卡门普利斯特利卡尔文 |
D.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 |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
C.一![]() |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和Aa的个体相交,得F1,下列有关对F1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让F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
B.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
C.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每代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不能完成生命周期,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
D.让F1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体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1∶1 | B.2∶1 | C.3∶1![]() |
D.8∶1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 ![]() |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1∶2∶1 C.3∶5∶1 D.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