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 )
A.甲<乙,被动运输 | B.甲=乙,主动运输 |
C.甲>乙,主动运输 | D.甲>乙,被动运输 |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实验结果。该结构不能说明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果汁量/mL |
2 |
3 |
4 |
5 |
6 |
5 |
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B.40 ℃与60 ℃时酶的活性相等
C.5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D.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
下列生物中不能产生果胶酶的是
A.植物 | B.动物 | C.霉菌 | D.酵母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
在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的实验中,将苹果匀浆放在90 ℃恒温水中保温4 min,其目的是
A.杀灭苹果匀浆中的微生物 |
B.使果胶分解,从而提高出汁率 |
C.使果胶酶变性失活,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
D.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90 ℃,酶的活性最高 |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pH |
B.控制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
C.可以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 |
D.pH过低时,果胶酶活性变小,但是不会失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