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
B.苏丹Ⅲ和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
C.双缩脲试![]() |
D.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
F1 |
F2 |
甲×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15:1 |
乙×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3:1 |
丙×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3:1 |
A. 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 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 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B.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2n |
C.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
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种类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
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
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
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
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
现有矮轩不抗病玉米种子,研究人员欲培育高秆抗病玉米。用适宜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代中出现白化苗4株(甲)、矮秆抗病1株(乙)和高秆不抗病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和矮秆不抗病四种表现型。选取F1中高秆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高秆抗病植株(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甲的原因是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
B.丁的培育过程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
C.F1中高秆抗病植株产生2种配子 |
D.F1四种表现型的比为1:1:1:1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