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
B.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 |
C.核仁也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它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
D.核膜的化学成分与细胞膜基本相同,也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
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
B.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
C.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定时检测 |
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A.①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