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l、2、5 |
B.3是遗传物![]() |
C.1中产生的一分子C0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
D.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1全是黄粒玉米,F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2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由于F1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
B.F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
C.F1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 |
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该夫妇生育的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1-a × b-(1-a) × (1-b) | B.a+b |
C.1-(1-a) ×( 1-b) | D.a × b |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抗倒伏,但易感染锈病;另一个易倒伏,但能抗锈病。让它们进行杂交,在F2中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原因是
A.F1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
B.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
C.F2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
D.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
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遗传因子组合完全相同的有
A.9/16 | B.1/16 | C.1/8 | D.1/4 |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隐性纯合子比例为
A.1/8 | B.7/8 | C.9/16 | D.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