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
|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
|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从图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
|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 )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是原子 |
| B.②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
| C.③是阳离子 |
| D.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Z一定是化合物 |
|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
|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
|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
| A.原子序数是11 | B.它是非金属元素 |
|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 D.相对原子质量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