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
核仁 |
光合色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①水稻 ②蓝细菌 ③变形虫 ④大肠杆菌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 |
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
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 |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下列有关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
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合成并释放 |
C.免疫系统受损使患癌症的几率大大提高 |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
右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中的CO2浓度比③中的低 |
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
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 |
D.①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 |
激素从释放到消失(即灭活)所经过的代谢时间有长有短,一般采用半衰期作为衡量激素更新速度的标志。大多数激素的半衰期仅为数分钟,极少数激素的半衰期仅为数秒。激素半衰期短有利于
A.提高调节作用的灵活性 | B.反应发生慢 |
C.作用时间长 | D.使作用范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