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根细胞中含有DNA,并且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 B.线粒体 | C.叶绿体 | D.线粒体和叶绿体 |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
A.15N 标记的 DNA 在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 DNA 与含15N 的 DNA 数量之比 |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 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 CO2总量之比 |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 F1,再将此 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A.9∶3∶3∶1B.3∶1∶3∶1
C.1∶1∶1∶1D.1∶3∶1∶3
一批基因型为 AA 与 Aa 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数量之比为
A.3∶2∶1B.7∶6∶3C.5∶2∶1 D.1∶2∶1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①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②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提出中心法则
③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④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⑤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A.两种 | B.三种 | C.四种 | D.五种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