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光 明
朱自清
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A.诗以开头“风”“雨”“夜”“荒郊”等词语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旨在为下文写对光明的渴求作铺垫。 |
B.“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这句诗中连用两个感叹号,语气非常强烈,这是一个对光明执着追求的强者对主宰万物的上帝的埋怨和责问。 |
C.最后四句,诗人借上帝之口,告诉我们光明只能靠自己去创造。这同《国际歌》中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思想意蕴是相通的。 |
D.通观全诗,有些句子似乎不那么顺口,寓意也比较单纯、直接,因此,在艺术构成上显然没有作者的散文《荷塘月色》那样圆熟,由此也可以看出此诗写于白话新诗草创之时。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转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张森一个下午,而这张森竟然左耳进右耳出,不仅没有改正坏毛病,而且又出现了新问题,气得班主任老师连连摇头。 |
B.庄子曾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坚持终生学习吗? |
C.身为班干部,自己也曾迟到,却振振有词地指责逃课的同学,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
D.从前默默无闻的张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这学期的两次月考中跻身年级前三名,超过了曾被大家誉为 “考场常胜将军”的吴永强。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蹙缩入场券明察秋毫瓮牖绳枢 |
B.黼黻流线刑焚书坑儒亡矢遗镞 |
C.惫懒度假村斩木揭杆弃甲曳兵 |
D.逡巡名信片怨天尤人杜娟啼血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xiáo)槁暴(pù)庠序(yánɡ)句读(dòu ) |
B.拨弦﹙xián﹚朔漠(shuò)跬步( kuǐ)逡巡(qūn) |
C.膏腴(yú)千载(zǎi)教坊﹙fǎng)锲而不舍(qì) |
D.鞭笞(chī)转轴﹙zhóu﹚吮血(yǔn)咨嗟(jiē)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
B.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各类用品、服装、文具、家电的大型超市即将开业。 |
C.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
D.“十一”假期,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文气”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