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X |
496 |
4562 |
6912 |
9543 |
Y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Z |
578 |
1817 |
2745 |
11578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负性: X﹥ Y ﹥ Z B.单质中化学键的强弱:X ﹥ Y ﹥ Z
C.离子半径:X﹥ Y ﹥ Z D.氧化物的晶格能:X ﹥Y ﹥Z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最相同的是( D )
A.HCl、CaCl2、NH4Cl | B.H2O2、Na2O2、CO2 |
C.AlCl3、NaOH、H2O | D.NH3、H2O、CS2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 |
|
A |
向某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该卤代烃是氯代烃。 |
因为氯代烃水解溶液中含Cl-,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AgCl白色沉淀。 |
B |
向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分层,且水层几乎无色。 |
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溴水褪色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 |
说明蔗糖水解产生了还原性糖。 |
实验室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触到其他气体也会显蓝色,该气体可能是()
①NO2 ②O3③CO2④Br2蒸气⑤HCl⑥SO2 ⑦NH3
A.①③⑦ | B.①②⑤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中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2NH3·H2O + SO2= 2NH4+ + SO32-+ 2H2O |
B.浓硫酸与Cu片反应中: Cu + SO42-+4H+= Cu2+ + SO2↑+2H2O |
C.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Ca2+ + OH-+ HCO3-=CaCO3↓+ H2O |
D.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2Cl2= Fe3+ + Br2 + 4Cl-氨水 |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B.ⅠA族的元素与VII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C.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D.ⅠA 族元素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