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H2(g)+ 1/2O2(g)=H2O(g) △H1="a" KJ/mol
(2)2H2(g)+ O2(g)=2H2O(g) △H2="b" KJ/mol
(3)H2(g)+ 1/2O2(g)=H2O(l) △H3="c" KJ/mol
(4)2H2(g)+ O2(g)=2H2O(l) △H4="d" KJ/mol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c<0 B:b>d>0 C:2a=b<0 D:2c=d>0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D |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溶液变浑浊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
B.NH3被氧化为N2 |
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
D.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 |
滴加新制氯水后,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Fe3+、Cl-、NO3- | B.Na+、HCO3-、SO42- |
C.Ag+、NH4+、NO3- | D.Na+、SO32-、SO42- |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气体的是
A.木炭和浓硫酸共热 |
B.钠与水反应 |
C.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
D.汽油在汽车发动机燃烧后排出的气体 |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①中试剂 |
①中现象 |
解释 |
|
A |
Ba(NO3)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SO32-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 |
B |
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
D |
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褪去 |
SO2具有还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