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除去 C u N O 3 2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A g N O 3 ,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Ⅰ.加入足量 N a C l 溶液,过滤;Ⅱ.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方法Ⅰ中产生的沉淀只有 A g C l
B. 回收方法Ⅱ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纯净的银
C. 方法Ⅰ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 N a N O 3 ,所以不可行
D. 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硫酸的烧杯放在天平上、调平,同时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形状相似的锌和铁.如图所示:则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A.先偏左后偏右 B.先偏右后偏左
C.一直偏右 D.一直偏左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