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 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 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填“是”或“否”),原因是 。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 (至少1条)。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
数据分析及结论 |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
数据分析: 结论: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条)
(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
金属铁、铝、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金属铜做导线是利用其延展性和性。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①乙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如图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A.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不可能是无色的 |
B.乙实验中,CuSO4溶液一定是过量的 |
C.乙、丙混合过程中,可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Al2(SO4)3,可能含有FeSO4 |
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 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③若观察到,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猜想2:是碳酸氢钠猜想3:是碳酸钠
你认为猜想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反思与评价】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a,关闭b,装置I中加入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装置Ⅱ的热水中加入白磷,观察到Ⅱ中白磷燃烧。
①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2)装置I中加入大理石和过量稀盐酸,装置Ⅱ 中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打开a,关闭b,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一段时间后,关闭a,打开b。若装置Ⅱ 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Ⅱ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若装置Ⅱ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且底部有不溶物,则II中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为。
牙膏是生活必需品,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品牌市售牙膏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
问题。
【已知资料】
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②K12、甘油、香精等均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Ⅰ:取一小段牙膏,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8.3,则此牙膏显性。
Ⅱ: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3次实验。通过测量SiO2质量,从而确定此牙膏中SiO2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①准确称取2.0g牙膏膏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
②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至看到为止。
③______、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剩余固体质量。(如表)
实验编号 |
1 |
2 |
3 |
实验前(g) |
2.00 |
2.00 |
2.00 |
实验后(g) |
0.43 |
0.44 |
0.45 |
④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此牙膏中SiO2
的质量分数为%。
⑤反思实验过程。
A.步骤①中加足量水的目的是。
B.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是。
D.若验证步骤②中盐酸过量,可以选择的试剂是(至少写出类别不同的两种物质)。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乙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通过对比,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丙实验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