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步骤 |
| A |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mL3%H2O2+1mL 过氧化氢酶 保温5min 对照组 2mL3%H2O2+1mL蒸馏水 保温 5min |
| B |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m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碘液检验 |
| C |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
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
| D |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后碘液检验 |
内质网是由封闭膜系统以及互相沟通的膜腔而形成的网状结构,按其表面有无核糖体分为光面内质网(膜上光滑,没有附着核糖体)和糙面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颗粒)两类。下列关于内质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的合成是在内质网上完成的 |
| B.内质网既能与细胞膜相连,还能与核膜相通 |
| C.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唾液腺细胞的糙面内质网更丰富 |
|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均需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处理 |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
| B.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 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
|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
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
A.多肽、RNA、糖原
B.DNA、RNA、纤维素
C.DNA、蛋白质、糖原
D.多肽、RNA、淀粉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
|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 C.构成生物膜的成分均含有是脂质.蛋白质.糖类 |
|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
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
| 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
|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
|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