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
B.胶体粒子大小在l nm ~ l00 nm 之间 |
C.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银氨溶液:Na+、K+、N![]() |
B.空气:C2H2、CO2、SO2、NO |
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
D.高锰酸钾溶液:H+、Na+、S![]() |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CH3COONa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CH3COO-+H2O ![]() |
B.在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气泡: 2H2O2+2Cl- ![]() |
C.将相互接触的铜片和锌片置于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Cu+2H+ ![]() |
D.向Cu(OH)2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蓝色沉淀变黑色: |
Cu(OH)2(s)+S2-CuS(s)+2OH-
爆竹的主要成分为硫黄、炭粉和硝酸钾,为了一些特殊效果还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爆竹爆炸不宜使用水来灭火,可用干沙 |
B.爆竹的燃放产生大量污染气体,应加以限制 |
C.爆竹燃放过程中硝酸钾作氧化剂 |
D.爆竹爆炸过程中发生反应为2KNO3+3C+S![]() |
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②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③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④元素化合价降为0 ⑤生成的单质为氧化产物 ⑥生成的单质为还原产物 ⑦生成的单质既可能为氧化产物也可能为还原产物 ⑧该过程不一定非得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才能实现 ⑨该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⑩该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A.③⑦⑧⑨⑩ | B.①⑤⑩ | C.②④⑥⑩ | D.①②④⑤⑥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仰视量筒刻度量取一定量浓硫酸所配制的0.1 mol·L-1 H2SO4溶液的浓度结果偏高 |
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
C.要将溶解在CCl4中的碘分离出来,可以用蒸馏法,因为碘易升华,先分离出来 |
D.欲检验Br-,可在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