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1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2与3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一例由于病理原因引起3增多的实例 。
(5)2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
等物质,它们
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6)如果图中1细胞为某免疫细胞,则参与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是 ,抗体主要存在于上图中的 部位(填标号)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_。
(3)仅有Ⅱ(或Ⅲ)和Ⅳ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________
(4)图中P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现有P若干个,在合成含有三条链的Ⅳ的
过程中,共产生200个水分子,则P 的数目为________个,若一个P 的分子量
为128,则化合物Ⅳ的分子量为________,Ⅳ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
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右上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 ,猫头鹰属于 .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主要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调查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数量用 法。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5)写出K值的含义:
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③表示的是T细胞分泌___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______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 B.T细胞 | C.B细胞 |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
(4)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___________。
(5)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
是与___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________吞噬消化。
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6)
(1)A、B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3)E、F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
(4)A、G实验的推论是:向光性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5)预测实验H的现象是__________。
下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________表示。
(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__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______(答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4)在该森林中,还分布有红豆杉和某种鸟。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这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5)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_________有关。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_______和________,导致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