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养蚕在我国有3千多年的历史,经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组成为2n=56。其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03年11月15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框架图,2006年1月2日,又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2008年12月。完成世界首张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的使家蚕吐出了天然的金黄、鹅黄、绿、粉红、白、赭色蚕丝,而且永不褪色,重现了中华丝绸之路的光芒。请回答有关问题: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的DNA序列,应该测        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实验目的: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方法步骤:
第—步:用上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各2分)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不在第2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在第2号染色体上。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_融合,形成___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
(2)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这个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改造抗体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美国科学家使用了年轻女性捐献的卵子,以及2名志愿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成功克隆出了5个人体胚胎,进而可以开发出有研究价值的胚胎干细胞。请回答:
(1)上述过程中主要应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
(2)将胚胎干细胞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是否引起了基因突变,可采用技术。
(3)若选用囊胚进行胚胎分割,要注意对其做到均等分割。
(4)胚胎移植是否能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可能的生理基础是
(5)上述克隆技术引发了伦理争论,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克隆人,不反对
克隆。

2011年12月19日,在“中国(无锡)动物生物反应器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介绍:把牛奶变成母乳,这绝对是可能的。而把牛奶变成“人奶”的技术,就称之为“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生物反应器是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以动物体为“车间”,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附加值重组药物蛋白的新一代生物制药技术。下图是培育表达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图中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具有复制原点、人类白细胞介素基因外,还必须具有启动子、等。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过程③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在②过程的生物技术中,需对供体牛和受体牛进行处理,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3)为检测人类白细胞介素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技术。
(4)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该系统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点即可)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转入中构成重组细胞,然后再运用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试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染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染液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淀粉+淀粉酶
双缩脲试剂
紫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不正确的有填实验序号)
(2)实验①在染色之后,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酒精能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若观察到部分脂肪颗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
(3)在上述实验中,所用的染色剂,属于活体染色剂的是___________,其他的染色剂只能将细胞杀死以后才能染色,这是因为一般的染色剂对细胞都是有害的,由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允许进入细胞内。实验④中除了用龙胆紫进行染色以外,还可以用进行染色。
(4)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阶段反应。
(5)实验④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整个视野中共有40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则视野中能看到个细胞。
(6)实验⑤中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再加入CuSO4溶液,若观察到溶液颜色为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是科研过程中经常用到。请分析回答:
(1)下图是利用玉米幼苗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其对照装置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的1%NaOH溶液:

①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玉米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②若将上述密闭装置每天给予适宜光照12h,一段时间后,对照装置中的植物最终死亡,可能的原因是

(2)玉米种皮颜色由细胞中色素决定,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来实现的。将纯合的紫色种皮玉米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红色种皮玉米植株,结出的种子全是红色,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后自交,结出紫色种子,则种皮的颜色中隐性性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