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含有遗传物质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
B.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 |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C.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电灯,这样做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趋光性的特性 |
D.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B.当狼捕食兔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
C.生产者和消费者 | D.生产者和分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