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酶①为DN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酶②为DNA聚合酶,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 |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
D.若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 300个 |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 )
A.3个氢键 | B.-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 |
C.-核糖-磷酸基-核糖- | D.-磷酸基-核糖-磷酸基-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
C.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
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
A.0个 | B.1个 | C.2个 | D.4个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或鸟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