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填表比较两种核酸(每空1分、共8分)

名称
简称
五碳糖
碱基种类
主要存在部位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组别
材料准备
数量(只)
培养液的OD值

手术摧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丘脑前部)
12
0.20

正常组(未做手术)
12
0.40


(1)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
(2)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物质
(3)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请回答并说出理由
(4)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5)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

(6)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
减少,使垂体释放的降低所致.

(8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该结构可能由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缩手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具有产生__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4)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图1中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10分)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1)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其中的________物质。血液中___________的含量减少将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2)血液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作用,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磷脂分子才能参与肝细胞中有氧呼吸? ________.
(3)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4)血液具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分解外来的微生物,这属于_______________免疫。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_____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能导致结核杆菌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5)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对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把摄取糖与声音剌激多次结合以后,单独的声音剌激就能引起几乎与摄取糖时同样的血糖含量变化,这说明了调节血糖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在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
(1)实验材料与药品:10-5mol/L生长素溶液、pH值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①材料处理:选择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用镊子取其胚芽鞘并切掉尖端,平均分成三组。
②将平均分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l、2、3的培养皿中,加等量的不同试剂,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并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并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

组别
处理方法
结果
1
10只胚芽鞘+10-5mol/L生长素溶液

2

胚芽鞘生长不明显
3
10只胚芽鞘+pH值为5.0的缓冲液
胚芽鞘生长明显

(二)问题:
(1)步骤①中切除胚芽鞘尖端的目的是
(2)步骤③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其他步骤中还有哪些措施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5)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 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用曲线在图中表示出A、B、C三组结果的变化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