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报道,前几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了“毒油”。所谓“毒油”,是指混有汽油的食用油,不能食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
B.汽油只能由石油分馏得到 |
C.可用静置后看其是否分层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混有汽油 |
D.汽油中烃分子内所含碳原子数为5~11 |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 =Ag +Cl- |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 0.02 mol离子 |
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下列采取措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入一定体积的NaCl溶液 | B.加入一定体积的KNO3饱和溶液 |
C.加入少量的Na2CO3固体 | D.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 |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
B.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
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 |
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