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
C.效应T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能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
1958年科学家Taylor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12、后期12 | B.中期12、后期24 |
C.中期6、后期6 | D.中期6、后期12 |
正常人的染色体数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两个X染色体的是
①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⑤⑥ |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
B.有丝分裂后期 |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其数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则此时细胞内发生
A.中心体移向两极 | B.着丝点分裂 |
C.细胞膜向内凹陷 | D.DNA分子刚开始进行复制 |
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