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__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图1                                      图2
(1)图1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并可以调节细胞内环境的细胞器是 [     ]     
(2)该植物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中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
(3)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该某植物,CO2充足。得到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
①第5~7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②第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图1中的[    ]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③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     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        h之间。
④在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交点时,叶绿体中ATP的转移方向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1)图1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乙过程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
(2)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暗反应强度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图3中g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_______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点。在12点之后的下午某时间段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
25
27
31
27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_______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对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细菌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蒸馏水)、通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1)第2-6天,种子从外界吸收________,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导致干重增加。6天后种子干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种皮未突破前,种子以无氧呼吸为主,第4天,实验小组测得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机物________增多,该物质产生于细胞的_______中,产生该物质的葡萄糖占被分解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第______天,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3)实验小组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大豆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大豆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__℃左右,在此温度下,每l00mm2叶面积上1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_________μmol。

(4)研究小组发现沙尘天气影响大豆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______产生,其次沙尘堵塞大豆叶气孔,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

某些癌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以抵抗人体免疫功能,其机制是:进入肿瘤组织周围的免疫细胞会分泌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质分子-Fas。而肿瘤细胞分泌一种FasL。FasL与Fas结合后激活免疫细胞的凋亡信号途径,诱导免疫细胞凋亡。请分析回答:

(1)图中表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使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减少,细胞黏着性下降,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扩散和转移。
(3)图中的效应细胞应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
(4)效应细胞中与Fas分子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5)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途径是通过激活相关________的活动实现的。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将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2)过程e常采用方法来获得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育种的优势是。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
(3)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过程d育种方法,其原理是,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过程[]育种方法

在某哺乳动物体内的某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图乙、图丙则表示其分裂某些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甲中的、。图甲12~13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2)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个四分体。
(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5)请在方框内画出图丙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注:画出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