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J |
|
|
|
|
R |
A. 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B.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M的氧化物方法来制备M
C. 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T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D. 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 |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 |
甲烷 |
891.0 |
正丁烷 |
2 878.0 |
乙烷 |
1 560.8 |
异丁烷 |
2 869.6 |
丙烷 |
2 221.5 |
2甲基丁烷 |
3 ![]() |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是3 540 kJ/mol |
B.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 |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且使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压强 | B.减少B的浓度 | C.减少A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 B.υ(B)="0.3" mol/(L·s)
C.υ(C)="0.8" mol/(L·s) D.υ(D)="1" mol/(L·s)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B.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 |
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 | B.增大压强 | C.压缩使容器体积变小 | D.增大反应物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