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

当人从25℃的屋里走到5℃的屋外时,人的耗氧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不变 B.增加、不变
C.减少、降低 D.增加、降低

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