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枯枝与鲜花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文章中枯枝与鲜花“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让你想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2014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第十五位获此殊荣的作家。莫迪亚诺195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获得费内翁奖,代表作品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和《家庭手册》等。生活中沉默寡言、深居简出的莫迪亚诺获奖后说:“获奖让我感觉有些不真实。我现在还有着一些童年时的记忆,比如加缪(阿尔贝·加缪1957年44岁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还有其他获奖人的记忆。与我仰慕的人比肩感觉有些不真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路边。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此事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指责路人冷漠的,认为世风日下;也有替路人辩解的,认为现在好人难当。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能力
22.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高中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我们自己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
要求:(1)字数:800字左右。(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面这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图2中间的圆比图1中间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一个同学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所以遇事应该认真调查。”
一个同学说:“参照很重要,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一个同学说:“事物的本来面貌,不会因人们的看法有误差而改变。”
一个同学说:“正因为有了错觉,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丰富多彩。”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